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邓吾佳的个性小屋

小屋陋而不俗,实而不浮,取之有法,学之有章。

 
 
 

日志

 
 

解决学生“网络成瘾”之我见  

2010-07-26 20:00:23|  分类: 个人文件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解决学生“网络成瘾”之我见

 邓吾佳

 

  

在网络中有人对“网络成瘾”有这么一段阐述,看来有一定的道理:“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为IAD。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常用的有三个:一是连续一个月以上每天上网玩游戏4~6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二是认为上网能得到快乐;三是不上网就会出现躯体症状,如头痛、出汗、烦躁不安等,但一坐到电脑面前,这些症状就立刻消失。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些心理性不适。”

 网络成瘾的学生,起初是由于他们对网络有一种特殊的爱好,这种特殊爱好的延伸,就成为了一种不可收拾的癖好了。他们主要是对那些网络游戏尤为痴迷,日夜鏖战虚拟沙场——刀棒相争,喊冲相迎,杀气腾腾,势不可挡。那种喜怒无常,激情难抑的气氛,到头来受罪的是键盤,损伤的是自己,影响学习,影响正常生活。

 对于一个已染上“网络成瘾”症的学生来说,要校正他的行为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要使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去循循善诱,不能心急,更不能施加压力来夺人所好,这样会势得其反。

 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网络成瘾”去进行心理疏导:

 第一,  了解。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作一个简易测试,要求学生用“诚实”和“勇敢”来作答:

上网所属情况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上网爱好情况

不上网

偶尔上网

经常上网

 

 

 

上网利用情况

查找资料

看电视、听歌曲

玩游戏

 

 

 

上网家庭态度

不许上网

只许网上学习

都理睬

 

 

 

 第二,  剖析。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辩论赛《上网有益,还是上网有害》,正方“上网有益”,反方“上网有害”,通过辩论使学生正确认识上网,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第三,  校正。喜欢网络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是我们如何去合理分配时间,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注重知识性,不沉迷于趣乐性,这就需要一种理智去选择,需要一种毅力去面对。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决不会做玩物丧志的事情。下面请有网络成瘾的同学用真诚回答我的最后一道题:“试问,你今后将怎样面对网络?”

 第四,  引领。教师在学生一时克服不了络网成瘾的情况下,布置一些网络课外作业:“看谁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最多”“看谁在网上看的文章最多,把你每次看到的最感兴趣的文章题目记下来,推荐给你的同学”“请你在网络上下载一份试卷,与同伴共答。”等等。

 第五,  激励。教师通过正确引导后,不能不闻不问,还要继续跟踪追击,承势而进。一是,继续对网络成瘾的学生经常了解他们的动向;二是,通过家长了解学生转变情况。对发现好的典型及时予以表杨。

 总之,解决学生中网络成瘾的毛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这就需要教师有睿智的心理战术和耐持久战的准备去突围。

 

  评论这张
 
阅读(346)|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